在浅谈Color Bass音色的若干做法中,我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Color Bass音色制作思路。这一期开始我来浅谈一下Layering——叠音色。
叠层篇将以【- Layer X -】作为题目,每一期跨度较长。期间我又会出一些其他的经验分享。
这一系列可能在做法上会参考其他人,但是对于Color Bass叠层的详解与拓展,我敢说国内国外仅此一家。
至少我把油管上几乎所有带【Color Bass教程】标题的视频看了一遍,没有任何资料。如果能找到相关视频欢迎打脸。
这次我将深入讲解一个音色,从设计到叠层到改善到其他设计思路。
这期难度极高,建议吃透做法篇后再进行阅读。
再次强调,这只是经验分享而不是教程。我自认水平还不足以出教程。
使用宿主为Ableton Live,合成器为Serum。全部使用Live自带效果器。
阅读时长约为10min+。
*注:本期前半部分有大量参考Chime在Patreon上发布的音色设计课。
但他介绍的是音色的制作流程,而我会以他教程中的音色做法为基础,分享叠音色的思路与其他做法。
这次我将不再讲解效果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对这种叠法有兴趣的可以去Patreon上支持Chime,他的课程详细讲解了这个音色的制作过程),而是分享制作思路。
------
-原始音色-
想要做出一个Color Bass,我们得先有一个Bass。
要求不多,宜选Attack高的音色并拥有丰富的谐波,且不带混响即可。
这里我使用了Chime预制。这个预制包在Patreon上支持Chime可以得到。
我写了个F,它的原始听感是这样的。
特点:有颗粒感、谐波丰富,明显有Downsample的质感。
我一听这个音色40hz有东西,就直接把80hz以下全切了。除非极端音色设计,不然任何时候我都不推荐在处理Bass前留Sub频段的东西。
之后我将主要以这一音色来制作Color Bass。
------
[ Level 1 ]
要求:
- 制作音色
- 提取关键词
- Layer 1 - 卷积混响
与Vocoder和Resonator相比,卷积混响没那么抢戏,是作为叠层的首要选择。但注意,卷积混响一般不适合写旋律性的部分,尤其从制作时间出发。
我写了个Fm7的方波,使用卷积混响制作出了这样的音色。
非常有Color Bass的味道,但不够亮却有点刺。作为音色原本的特色我就不另外处理了。
由于这是我音色的主体之一,不能太干,我便加了Hybrid Reverb中的Shimmer混响。
暂且不去进一步处理它。
- Layer 2 - 高频卷积混响
刚才提到卷积混响不够亮,一般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如果用一个特别亮的声音作为IR,高频自然相对会多一点。
我依旧是采用了方波。稍微提升Release,我写了个Arp。
只要在调内,怎么写都可以。
记得导出时把音尾去掉。我们想要的是卷积混响带来的音调而不是空间。
切去低频,得到这样一个声音。
一个有8-bit味的高频Bass叠层。
- Layer 3 - 方波Arp
在制作高频卷积混响部分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方波的Arp很好听。
加个OTT直接怼上去。高频过多我就切了一点点。
跟第二层叠在一起,完美承担了高频。
如果第二层Arp味道太重,就把时间略微错开。原理类似将Clap提前于Kick几毫秒(当然这次不是瞬态问题而是听感)。
- Layer 4 - Resonator
前面三层叠在一起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音色了。但是如果要作为Main Bass的话还缺了点什么。
摩擦感。
这一点需要通过中低频补足。或许叠一层原音色是不错的选择。
但直接加原音色就像放个干湿比50的Vocoder一样难受。这里推荐使用Resonator为Bass增加音高,让Bass更有Color Bass的“和弦感”。
我同样加了个Shimmer混响。
金属感的共鸣。保持Bass原有质感的基础上有明显音高。
- Final Result -
别忘了Sub。
关键词:低频的摩擦感、高频Bass与方波Arp的8-bit感、中频谐波丰富的和弦感。
这一级的每一层在技术上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低频、中频、高频,摩擦感、金属感、和声感。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色,然后去分析自己还缺什么。这是我这一级想表达的。
------
[ Level 2 ]
要求:
- 替代做法
- 拓展思路
- Layer 1 -
既然是主要叠层,那我能不能用Vocoder做呢?
当然可以。Color Bass是天马行空的曲风。
不过既然声音都出来了,或许我们得稍微做点东西让它更亮点?
这里我直接丢了个自己的效果器链。调节旋钮可以得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听感。
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讲解也不玩骚操作了。建议自己做个效果器链,配合Live11的随机,对音色设计的帮助极大。
OTT听感不太好,因此其实我只加了Chorus、Flanger、Phaser,还有一点饱和失真和拓宽声场还有提响。
听感是这样的。
或许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比如给它再加个卷积混响?
相比于第一级的第一层,它少了点高频,多了点和弦感,同时又有了点声码器的水润,却不失卷积混响的温和。
完美的叠层素材。我将以这一层为基础设计这个音色。
正因素材过于完美,我们每一层的职责都必须更加分明。
- Layer 2 -
与第一层类似,在卷积混响前添加声码器是我们的基本操作了。
少了中频,在高频的表现也更为明亮优秀。
说到这个,有没有感觉这种Arp有种星星点点的粒子感呢?
这时我们知道,Spectral Resonator的Granular模式,该你出场了。
因为是高频叠层而不是Arp,我把它加在了中间。调整Decay,不用加OTT就能得到这样一个音色。
瞬间有了种梦幻的感觉。这一音色甚至可以当氛围音。
- Layer 3 -
既然方波都能写Arp,那为什么不试试本身就有音头的原声乐器呢?
Marimba、Bell是我们的首选。当然,高频多的钢琴乃至合成器Pluck音色都可以。
我选用了Marimba。低切后十分有趣。
传统艺能,加Vocoder……但是不好听。无论承载者是之前的方波Arp还是Chord都不行。
这时我们应该想到上一期讲过的Spectral Resonator Rack。
直接怼上去,第一轨加OTT,然后低切。
粒子感带来的是玩具一般美好的听感。
完美。
- Layer 4 -
早在我在第一级讲到金属感的时候,看过上一期的朋友就应该想到Corpus。
Corpus的模式真的很多,建议在设计音色时一个个试试。
这是我这次的参数。没有输入MIDI轨,因为我觉得C3的基频很好听,而且恰好是我写的F的五音,非常和谐。
得到了一个有金属感的声音。如果觉得金属感不够,可以加一个非常短(15ms左右)的Delay,或给个Amp、Erosion之类的都可以。
虽然少了颗粒感,但这个音色的金属感很舒服。而少了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另外一层弥补。
- Final Result -
最后我不再弄一层有摩擦感的声音了。因为不需要。
这个音色经过我一顿操作后的听感与原本完全不同了。
与第一级对比下。
很难说哪个更优秀。但很明显,与第一级不同的并不是第二级用了更多的技巧,而是第二级更统一,更有【场景感】。
限于篇幅,我就不再往下继续完善这个音色了。
[ Level 3 ]由各位看官自行补充。可以分享叠音色(不一定非得是Color Bass)的一些小技巧或是思路。
------
总结
同样的思路,完全不同的听感。为什么呢?
关键词。在做音色时我们总会有各类联想。抓住它,强化它,完善它。
或许你在设计初期想的是“我要用卷积混响做个有厚度的声音”,做到一半发现“哇这个音色软软的像云一样”,便会想到“会不会用声码器把它弄的水润一点更好呢”。
如此一来,一个全新的音色就被创造出来了。
第二级并不是炫技——其实都是在我上一期讲过的基础操作。多听几遍,你会发现后面所有层的关键词并不是什么“厚度”、“高频”,而都是第一层音色本身。
可以从技术上思考“我缺什么”,但绝对不能忘记从情感出发去思考“我需要什么”。能表达出情感的旋律与音色才是最优秀的。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核心理念。
感谢阅读至此。
以上。
------
下期预告
承载者与Color Bass音色,究竟谁该写根音谁该写旋律谁该写和声或是Arp?写离调和弦的时候我的Bass还该走根音吗?可以多个不同节奏型的Bass叠在一起吗?
下一期浅谈,我将分享关于写法的经验。
------
注:
码字不易,请多多评论支持。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分享。
叠层篇将以【- Layer X -】作为题目,每一期跨度较长。期间我又会出一些其他的经验分享。
这一系列可能在做法上会参考其他人,但是对于Color Bass叠层的详解与拓展,我敢说国内国外仅此一家。
至少我把油管上几乎所有带【Color Bass教程】标题的视频看了一遍,没有任何资料。如果能找到相关视频欢迎打脸。
这次我将深入讲解一个音色,从设计到叠层到改善到其他设计思路。
这期难度极高,建议吃透做法篇后再进行阅读。
再次强调,这只是经验分享而不是教程。我自认水平还不足以出教程。
使用宿主为Ableton Live,合成器为Serum。全部使用Live自带效果器。
阅读时长约为10min+。
*注:本期前半部分有大量参考Chime在Patreon上发布的音色设计课。
但他介绍的是音色的制作流程,而我会以他教程中的音色做法为基础,分享叠音色的思路与其他做法。
这次我将不再讲解效果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对这种叠法有兴趣的可以去Patreon上支持Chime,他的课程详细讲解了这个音色的制作过程),而是分享制作思路。
------
-原始音色-
想要做出一个Color Bass,我们得先有一个Bass。
要求不多,宜选Attack高的音色并拥有丰富的谐波,且不带混响即可。
这里我使用了Chime预制。这个预制包在Patreon上支持Chime可以得到。
我写了个F,它的原始听感是这样的。
特点:有颗粒感、谐波丰富,明显有Downsample的质感。
我一听这个音色40hz有东西,就直接把80hz以下全切了。除非极端音色设计,不然任何时候我都不推荐在处理Bass前留Sub频段的东西。
之后我将主要以这一音色来制作Color Bass。
------
[ Level 1 ]
要求:
- 制作音色
- 提取关键词
- Layer 1 - 卷积混响
与Vocoder和Resonator相比,卷积混响没那么抢戏,是作为叠层的首要选择。但注意,卷积混响一般不适合写旋律性的部分,尤其从制作时间出发。
我写了个Fm7的方波,使用卷积混响制作出了这样的音色。
非常有Color Bass的味道,但不够亮却有点刺。作为音色原本的特色我就不另外处理了。
由于这是我音色的主体之一,不能太干,我便加了Hybrid Reverb中的Shimmer混响。
暂且不去进一步处理它。
- Layer 2 - 高频卷积混响
刚才提到卷积混响不够亮,一般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如果用一个特别亮的声音作为IR,高频自然相对会多一点。
我依旧是采用了方波。稍微提升Release,我写了个Arp。
只要在调内,怎么写都可以。
记得导出时把音尾去掉。我们想要的是卷积混响带来的音调而不是空间。
切去低频,得到这样一个声音。
一个有8-bit味的高频Bass叠层。
- Layer 3 - 方波Arp
在制作高频卷积混响部分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方波的Arp很好听。
加个OTT直接怼上去。高频过多我就切了一点点。
跟第二层叠在一起,完美承担了高频。
如果第二层Arp味道太重,就把时间略微错开。原理类似将Clap提前于Kick几毫秒(当然这次不是瞬态问题而是听感)。
- Layer 4 - Resonator
前面三层叠在一起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音色了。但是如果要作为Main Bass的话还缺了点什么。
摩擦感。
这一点需要通过中低频补足。或许叠一层原音色是不错的选择。
但直接加原音色就像放个干湿比50的Vocoder一样难受。这里推荐使用Resonator为Bass增加音高,让Bass更有Color Bass的“和弦感”。
我同样加了个Shimmer混响。
金属感的共鸣。保持Bass原有质感的基础上有明显音高。
- Final Result -
别忘了Sub。
关键词:低频的摩擦感、高频Bass与方波Arp的8-bit感、中频谐波丰富的和弦感。
这一级的每一层在技术上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低频、中频、高频,摩擦感、金属感、和声感。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音色,然后去分析自己还缺什么。这是我这一级想表达的。
------
[ Level 2 ]
要求:
- 替代做法
- 拓展思路
- Layer 1 -
既然是主要叠层,那我能不能用Vocoder做呢?
当然可以。Color Bass是天马行空的曲风。
不过既然声音都出来了,或许我们得稍微做点东西让它更亮点?
这里我直接丢了个自己的效果器链。调节旋钮可以得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听感。
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讲解也不玩骚操作了。建议自己做个效果器链,配合Live11的随机,对音色设计的帮助极大。
OTT听感不太好,因此其实我只加了Chorus、Flanger、Phaser,还有一点饱和失真和拓宽声场还有提响。
听感是这样的。
或许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比如给它再加个卷积混响?
相比于第一级的第一层,它少了点高频,多了点和弦感,同时又有了点声码器的水润,却不失卷积混响的温和。
完美的叠层素材。我将以这一层为基础设计这个音色。
正因素材过于完美,我们每一层的职责都必须更加分明。
- Layer 2 -
与第一层类似,在卷积混响前添加声码器是我们的基本操作了。
少了中频,在高频的表现也更为明亮优秀。
说到这个,有没有感觉这种Arp有种星星点点的粒子感呢?
这时我们知道,Spectral Resonator的Granular模式,该你出场了。
因为是高频叠层而不是Arp,我把它加在了中间。调整Decay,不用加OTT就能得到这样一个音色。
瞬间有了种梦幻的感觉。这一音色甚至可以当氛围音。
- Layer 3 -
既然方波都能写Arp,那为什么不试试本身就有音头的原声乐器呢?
Marimba、Bell是我们的首选。当然,高频多的钢琴乃至合成器Pluck音色都可以。
我选用了Marimba。低切后十分有趣。
传统艺能,加Vocoder……但是不好听。无论承载者是之前的方波Arp还是Chord都不行。
这时我们应该想到上一期讲过的Spectral Resonator Rack。
直接怼上去,第一轨加OTT,然后低切。
粒子感带来的是玩具一般美好的听感。
完美。
- Layer 4 -
早在我在第一级讲到金属感的时候,看过上一期的朋友就应该想到Corpus。
Corpus的模式真的很多,建议在设计音色时一个个试试。
这是我这次的参数。没有输入MIDI轨,因为我觉得C3的基频很好听,而且恰好是我写的F的五音,非常和谐。
得到了一个有金属感的声音。如果觉得金属感不够,可以加一个非常短(15ms左右)的Delay,或给个Amp、Erosion之类的都可以。
虽然少了颗粒感,但这个音色的金属感很舒服。而少了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另外一层弥补。
- Final Result -
最后我不再弄一层有摩擦感的声音了。因为不需要。
这个音色经过我一顿操作后的听感与原本完全不同了。
与第一级对比下。
很难说哪个更优秀。但很明显,与第一级不同的并不是第二级用了更多的技巧,而是第二级更统一,更有【场景感】。
限于篇幅,我就不再往下继续完善这个音色了。
[ Level 3 ]由各位看官自行补充。可以分享叠音色(不一定非得是Color Bass)的一些小技巧或是思路。
------
总结
同样的思路,完全不同的听感。为什么呢?
关键词。在做音色时我们总会有各类联想。抓住它,强化它,完善它。
或许你在设计初期想的是“我要用卷积混响做个有厚度的声音”,做到一半发现“哇这个音色软软的像云一样”,便会想到“会不会用声码器把它弄的水润一点更好呢”。
如此一来,一个全新的音色就被创造出来了。
第二级并不是炫技——其实都是在我上一期讲过的基础操作。多听几遍,你会发现后面所有层的关键词并不是什么“厚度”、“高频”,而都是第一层音色本身。
可以从技术上思考“我缺什么”,但绝对不能忘记从情感出发去思考“我需要什么”。能表达出情感的旋律与音色才是最优秀的。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核心理念。
感谢阅读至此。
以上。
------
下期预告
承载者与Color Bass音色,究竟谁该写根音谁该写旋律谁该写和声或是Arp?写离调和弦的时候我的Bass还该走根音吗?可以多个不同节奏型的Bass叠在一起吗?
下一期浅谈,我将分享关于写法的经验。
------
注:
码字不易,请多多评论支持。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分享。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