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入门硬件效果器该怎么入手?

缪雨

侦察机
KONTAKT VIP
配乐人星公民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10,165
🧊星能体
4
🍀星灵素
0
🏵️星元核
0
请教下各位前辈们,我现在开始对硬件有所向往,想开始入手设备,请问该如何选择? 线路如何搭建有什么相关书籍可以学习?我很好奇硬件是如何保存工程呢如果这段没做完的话。我暂时不录音,后期混音用,玩儿。
 

飞来音

无问不答指挥官
社区管理员
KONTAKT VIP
中级 VIP
初级 VIP
🧱星陨矿
58,779
🧊星能体
125
🍀星灵素
90
🏵️星元核
35
当然是信号从声卡口子送出去然后硬件处理完再录回来。
没做完的工程你就参数调好了别动……修改后继续录回来。
 

灰原穷

战斗机
KONTAKT VIP
制作人星公民
中级 VIP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23,332
🧊星能体
390
🍀星灵素
396
🏵️星元核
139
没怎么用过,只用过一些硬件合成器,据我所知,如果是传统模拟类的效果器,压缩也好EQ也好,都是一进一出(立体声两进两出),得从头到尾录一遍,等于过了一道破坏性处理。先做了压缩,又做了EQ,回头又想改压缩,没得改了,从头再来。是比较传统的手法,会比较繁琐,但是也会有相对硬件的一些优势。数字类的硬件效果器,据说是有软件的UI可以调制,类似UA那样?具体不太清楚。个人觉得比较适合早年从硬件一路用过来的,或者对硬件带来的优势有明显需求且不怕麻烦的,可以入。
 

双马尾攻击

战斗机
正式用户
    🧱星陨矿
    22,459
    🧊星能体
    0
    🍀星灵素
    0
    🏵️星元核
    0
    首先你要准备足够多的 钱! 经典的硬件都是很贵的
    然后我们来说 买了后 具体使用,首先的你声卡 或者独立DA IO通道要满足接硬件的数量,比如你接硬件起码要有 两路立体声输出,一路接在硬件上,然后硬件输出在回到你的声卡 通道首先得够用
    然后 一个 信号链接好后,软件里面 你就要一边监听 你硬件输入通道,一边调节 一边感受 到你要得效果 然后停下来,然后回录到 录音软件 这样就能保存过了 硬件后 声音效果了
    硬件的使用 对于新手来说 确实有点麻烦,并且你要保存硬件调节参数还真的只能拍照,并且玩硬件对于设备的档次要求那是更高的,比如你的 AD DA 都得要了一定的档次在去接硬件才有意义!
    总之新手我不推荐你直接上硬件 现在优质的软插件 也玩好了 在说吧 毕竟是大势所趋
     

    缪雨

    侦察机
    KONTAKT VIP
    配乐人星公民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10,165
    🧊星能体
    4
    🍀星灵素
    0
    🏵️星元核
    0
    首先你要准备足够多的 钱! 经典的硬件都是很贵的
    然后我们来说 买了后 具体使用,首先的你声卡 或者独立DA IO通道要满足接硬件的数量,比如你接硬件起码要有 两路立体声输出,一路接在硬件上,然后硬件输出在回到你的声卡 通道首先得够用
    然后 一个 信号链接好后,软件里面 你就要一边监听 你硬件输入通道,一边调节 一边感受 到你要得效果 然后停下来,然后回录到 录音软件 这样就能保存过了 硬件后 声音效果了
    硬件的使用 对于新手来说 确实有点麻烦,并且你要保存硬件调节参数还真的只能拍照,并且玩硬件对于设备的档次要求那是更高的,比如你的 AD DA 都得要了一定的档次在去接硬件才有意义!
    总之新手我不推荐你直接上硬件 现在优质的软插件 也玩好了 在说吧 毕竟是大势所趋
    双马尾攻击买着玩儿当摆设哈哈哈,顺便用用
     
    查看以前的回复…

    双马尾攻击

    战斗机
    正式用户
      🧱星陨矿
      22,459
      🧊星能体
      0
      🍀星灵素
      0
      🏵️星元核
      0
      买着玩儿当摆设哈哈哈,顺便用用
      缪雨今年这行情 你还敢这样说话,说明你真的有实力!
      我们都穷死啦,上海合作的音乐公司 都因为资金链断裂 倒闭破产,很多活都没啦:cry: 做餐饮的哥们 做印染的哥们,等等等等行业的哥们,今年都不约而同的 金融危机
      有实力上吧 哪怕买了不用 看着都 舒服 开心!
       

      缪雨

      侦察机
      KONTAKT VIP
      配乐人星公民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10,165
      🧊星能体
      4
      🍀星灵素
      0
      🏵️星元核
      0
      今年这行情 你还敢这样说话,说明你真的有实力!
      我们都穷死啦,上海合作的音乐公司 都因为资金链断裂 倒闭破产,很多活都没啦:cry: 做餐饮的哥们 做印染的哥们,等等等等行业的哥们,今年都不约而同的 金融危机
      有实力上吧 哪怕买了不用 看着都 舒服 开心!
      双马尾攻击我预算不多,买不了几个硬件,真就是买来当摆设,hhh
       

      子青

      战列舰
      社区版主
      KONTAKT VIP
      制作人星公民
      初级 VIP
      🧱星陨矿
      43,514
      🧊星能体
      67
      🍀星灵素
      1
      🏵️星元核
      0
      我可以介绍一下在Cubase里我是如何使用硬件效果器的。

      原理基本上就是通过合适的路由,把硬件效果器变成一个和软效果器一样的东西,用法和软件效果器一样,都是插入效果器即可。

      我说细节一点,这样也许你的大部分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了。


      是这样的,你需要一个至少4进4出的声卡。这个声卡有两路output你要给你的监听音箱,那么剩下的两路就给你的效果器了。

      假定你有一台立体声通道的硬件压缩,那么,你要用两根线把效果器的output与声卡的两路input相连接(请连没有话放的那路input,否则可能话放带来的音染会改变效果器原有的味道),再用两跟线把声卡的Output与效果器的input相连。通常物理上就完成了。
      1.jpg
      2.jpg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声卡上需要接的效果器并不多,所以连接线之间产生的干扰是几乎无法察觉的。

      但如果你像飞哥一样一屋子的效果器,那么你需要尽量买好的线去连接它们。




      我的声卡只有10进8出,其中2进是自带话放的mic in,另外2进是Guitar DI in,这4轨input无法给效果器使用;8出当中,有2出要给监听音箱;

      所以实际上我的声卡只有6进6出可以给到硬件效果器来使用。

      我一般固定2进2出接入一个立体声电子管压缩ART Pro VLA II。这是一台我们可以买到的最便宜的专业电子管压缩,原价四千多但咸鱼上可以一两千就搞到原装的。
      大家都说它是电子管压缩但实际上它不属于Vari-Mu,它实际上属于Opto光学压缩,只不过它里面装了两个电子管,大家都以这个作为噱头去宣传。
      因为是光学压缩,所以我常常在吉他、贝斯、人声等音轨上使用它,可以说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虽然便宜,但真的国外很多工作室也在用它。最重要的是,它的音色不错,而且这个东西因为太便宜了,所以大概率没有插件厂商会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插件出来。
      这台压缩是我非常推荐的穷人阶级掀桌子打家劫舍必备入门款硬件压缩。

      3.jpg




      1进1出接入一台单通道的话放Neve Repurt 5035(自带一个话放、一个DI、一组EQ、一个二极管压缩和一组染色),除了录音用,我也常常在混音时使用它的EQ、压缩和染色模组。说实话这个EQ和压缩确实很顶,不愧它的价格。我以前很少用模拟类EQ,包括软效果器,用也是染色为主,但这个EQ模组随便扭扭很容易就让我获得了混音范例当中的音色。我有用Plugin Doctor检测过它的EQ运动轨迹,非常有趣,我也没有见到其他哪个软EQ和它差不多的,对我来说第一它确实有用,第二它无法替代。它的压缩模块是个二级管压缩,本身二极管压缩就很少见,插件都没几个,二极管压缩的染色普遍是略微重于Fet类压缩的,我尝试了几个工程发现用在鼓、贝斯上效果非常显著。

      4.jpg


      还有1进1出接进一台电吉他机架效果器Kemper,这个是我给吉他Reamp用的,就不细介绍了。


      还有2进2出,我插在一台TC的Alter Ego X4上。这是台立体声吉他效果器Delay单块,但在我长期实践中发现用在人声、钢琴和民乐中也有拔群的效果,所以一直插着。
      5.jpg



      当我想要接入其他效果器时,就只能把Alter Ego X4上的线拔了再插到别的效果器上了。

      硬件确实是个超级大坑,手头有点紧,所以暂时不考虑扩展ADAT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进入软件层面开始设置。

      打开Cubase,按F4打开音频连接界面。

      1665237366226.png


      点开外部FX,在这里新建一个立体声效果器。

      1665240421412.png


      接着设置这个效果器的路由,就是设置让你的声音从哪个output出来,经过硬件效果器后再从哪个input进来。设置完成后就OK了。



      如何使用呢?

      点击音频,在“插入”中选择“Steinberg” 的“外部插件”分类,这里有我设置好的所有效果器。
      1665240590464.png



      那么我选择Pro VLA II,此时打开这个插件就会出现这个界面。
      1665240633134.png


      这个界面可以控制延迟、发送量和返回量。

      通常在我的经验中,发送设置成0db出去极易产生失真,所以我会默认-6db。

      返回增益就是可以调节从效果器里传回来的声音的音量,也就是最终的音量调整。

      硬件由于物理特性,线啊、声卡设置啊什么的都是会产生延迟的,所以点击上方的“测量延迟”,系统会自动检测这个效果器通路产生的延迟时长,并自动补偿这个延迟。

      1665241011321.png


      其实别说硬件,很多软件插件都是有延迟的,DAW为了让这些有延迟的插件能够正常工作,通常都会自动测算这些插件的延迟,最终补偿这些延迟,这样你在最终播放时就不会因为不同轨道的延迟而导致听到某些轨道拖慢甚至导致相位失真等问题了。

      说细一点就是,假设你有3个轨道。第一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38ms,第二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88ms,第三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233ms。

      那么,从你按下空格键播放时,距离DAW实际开始播放声音,需要间隔233ms。也就是说所有轨道最终都是延迟233ms一起播放,这样就解决了几轨延迟时间不同无法对齐的问题。

      这里,硬件的延迟时长是需要手动点一下去检测的,不检测的话,就不会补偿延迟。



      具体使用硬件效果器的时候,就和使用软件插件是一样的,都是一边播放,一边调整参数。
      11.gif




      当你调整结束以后,单击记事本儿,把我刚刚干了的事情记录下来,详细记录硬件参数。毕竟硬件一次只能在一轨上使用,一会儿我还要把这轨渲染出来,再把这台压缩用到别的轨上去呢。

      1665242503926.png




      记录完成后,点击刚刚的波形。按住ctl键,右击鼠标,选择“就地渲染”(这辈子第一次渲染时需要点“渲染设置”,具体就不介绍了)。

      7.jpg


      “渲染”的目的在于,把刚才这轨波形包含加载在上面的所有效果器一起重新渲染成一轨全新的波形文件。


      渲染的过程是漫长的等待,Daw只能实时渲染使用硬件的轨道,这意味着你得等一整轨的时间,这时候我会出去抽烟:
      6.jpg



      渲染完成后是这样的:
      1665242954863.png





      最后,把这轨禁用然后缩小。我又可以在新渲染的轨道继续处理这一轨了,原来的效果器也可以继续用在其他轨道上。
      44.gif






      总结一下。

      我本人并非硬件吹,对我来说,硬件与软件并无谁好谁坏之分。

      硬件效果器的旋钮有阻尼,你在上面的选择非常少,但总是能很快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效率很高。

      软件效果器的旋钮通常非常自由,有的甚至可以精确到0.01db,功能往往又比同款硬件更丰富。

      但选择越多,往往越痛苦。


      对我来说,染色是我使用硬件的第一原因。

      如果这台硬件挂上去一耳朵就不好听,那就不用了,赶紧换下一个吧。

      我不会死盯着一台硬件,说非要用它调出好音色,其实软件也是如此。

      在混音时,每台硬件的地位与我所拥有的其他同类软件效果器地位是同等的,如果它挂上去不好听我就立刻换下一个。


      但我确信的是,某些硬件效果暂时是无法被100%用软件还原的。

      我尝试过用软件去模拟硬件的某些特定效果。

      例如我发现让人声过一下Strymon Timeline的Delay,不使用任何效果,只是单纯的过一下,染色就非常好听。
      1665246660892.png


      于是我尝试用一个EQ和一个饱和器来模拟这种效果。

      我利用补捉Impluse Response的原理EQ Match出了这个效果器的EQ Curve。
      1665246433451.png


      然后通过扫描比对的方式找出了染色最接近它的效果器————对比了几十款含"饱和"的效果器,三体的MordenG31打开Drive时最接近它。

      1665246508184.png


      然后我AB对比了这套软效组合与硬件本尊的区别,我没听出区别。

      做了相位反转测试,由于EQ的相位表现确实不同,的确无法完美抵消,但抵消后几乎也听不到什么了。

      为了用软件做出一个接近完美的硬件效果,我花了两个小时,前提是我还得拥有这个硬件。


      要命的是,两台一模一样的硬件效果器,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硬件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即便商家声称他们已经完美复刻这台硬件。


      还有一件小事,是现存的所有所谓的复刻的插件无法100%还原哪怕特定一台硬件的重要原因——Oversampling,会改变EQ Curve。

      我同意EQ Curve可以被扫描出来,然后用软件模拟出它的Curve表现,这不难。

      硬件的谐波表现,也可以扫描出来。只要你愿意扫描得够细节,也可以用软件模拟出个大差不差。

      难点在于混叠的问题,什么是混叠我就不再讨论了,混叠是让软件谐波无法与硬件谐波表现一样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混叠可以通过过采样(Oversampling)去解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采样容易改变EQ曲线。

      1.gif

      上图是我使用Metaplugin 强行给waves cla 76进行过采样造成的EQ变化。

      为了解决过采样会改变EQ的问题,很多厂商都优化了过采样时的算法,比如Noise Ash在这方面就做的不错,过采样前后区别不大,但如果放大后看。
      1665247732813.png

      依然存在差异。


      一些人声称自己能听到过采样前后的混叠区别,实际上他们听到的是EQ变化,混叠多数情况下我们听不到。

      混叠虽然多数情况下听不到,但它却会弄脏你的音频,影响你的响度。这个在我的关于响度的视频系列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硬件才具有被使用的价值。

      尤其在创作层面上,对我来说硬件效果器的价值更高。

      我可以肯定用软件的确也可以把某轨乐器处理得很好,但问题恰恰在于大家都可以用廉价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去撸个好听的音色出来。

      唯独用金钱隔离出来的音色是少有的,拥有独特的谐波响应和EQ曲线,它们也很好听,但和软效不一样,且很难获得(金钱层面上)。
       
      最后编辑:
      查看以前的回复…

      BaiCaiX

      战斗机
      KONTAKT VIP
      中级 VIP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57,384
      🧊星能体
      113
      🍀星灵素
      35
      🏵️星元核
      14
      我可以介绍一下在Cubase里我是如何使用硬件效果器的。

      原理基本上就是通过合适的路由,把硬件效果器变成一个和软效果器一样的东西,用法和软件效果器一样,都是插入效果器即可。

      我说细节一点,这样也许你的大部分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了。


      是这样的,你需要一个至少4进4出的声卡。这个声卡有两路output你要给你的监听音箱,那么剩下的两路就给你的效果器了。

      假定你有一台立体声通道的硬件压缩,那么,你要用两根线把效果器的output与声卡的两路input相连接(请连没有话放的那路input,否则可能话放带来的音染会改变效果器原有的味道),再用两跟线把声卡的Output与效果器的input相连。通常物理上就完成了。
      浏览附件4877浏览附件4878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声卡上需要接的效果器并不多,所以连接线之间产生的干扰是几乎无法察觉的。

      但如果你像飞哥一样一屋子的效果器,那么你需要尽量买好的线去连接它们。




      我的声卡只有10进8出,其中2进是自带话放的mic in,另外2进是Guitar DI in,这4轨input无法给效果器使用;8出当中,有2出要给监听音箱;

      所以实际上我的声卡只有6进6出可以给到硬件效果器来使用。

      我一般固定2进2出接入一个立体声电子管压缩ART Pro VLA II。这是一台我们可以买到的最便宜的专业电子管压缩,原价四千多但咸鱼上可以一两千就搞到原装的。
      大家都说它是电子管压缩但实际上它不属于Vari-Mu,它实际上属于Opto光学压缩,只不过它里面装了两个电子管,大家都以这个作为噱头去宣传。
      因为是光学压缩,所以我常常在吉他、贝斯、人声等音轨上使用它,可以说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虽然便宜,但真的国外很多工作室也在用它。最重要的是,它的音色不错,而且这个东西因为太便宜了,所以大概率没有插件厂商会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插件出来。
      这台压缩是我非常推荐的穷人阶级掀桌子打家劫舍必备入门款硬件压缩。

      浏览附件4882



      1进1出接入一台单通道的话放Neve Repurt 5035(自带一个话放、一个DI、一组EQ、一个二极管压缩和一组染色),除了录音用,我也常常在混音时使用它的EQ、压缩和染色模组。说实话这个EQ和压缩确实很顶,不愧它的价格。我以前很少用模拟类EQ,包括软效果器,用也是染色为主,但这个EQ模组随便扭扭很容易就让我获得了混音范例当中的音色。我有用Plugin Doctor检测过它的EQ运动轨迹,非常有趣,我也没有见到其他哪个软EQ和它差不多的,对我来说第一它确实有用,第二它无法替代。它的压缩模块是个二级管压缩,本身二极管压缩就很少见,插件都没几个,二极管压缩的染色普遍是略微重于Fet类压缩的,我尝试了几个工程发现用在鼓、贝斯上效果非常显著。

      浏览附件4883

      还有1进1出接进一台电吉他机架效果器Kemper,这个是我给吉他Reamp用的,就不细介绍了。


      还有2进2出,我插在一台TC的Alter Ego X4上。这是台立体声吉他效果器Delay单块,但在我长期实践中发现用在人声、钢琴和民乐中也有拔群的效果,所以一直插着。
      浏览附件4885


      当我想要接入其他效果器时,就只能把Alter Ego X4上的线拔了再插到别的效果器上了。

      硬件确实是个超级大坑,手头有点紧,所以暂时不考虑扩展ADAT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进入软件层面开始设置。

      打开Cubase,按F4打开音频连接界面。

      浏览附件4880

      点开外部FX,在这里新建一个立体声效果器。

      浏览附件4887

      接着设置这个效果器的路由,就是设置让你的声音从哪个output出来,经过硬件效果器后再从哪个input进来。设置完成后就OK了。



      如何使用呢?

      点击音频,在“插入”中选择“Steinberg” 的“外部插件”分类,这里有我设置好的所有效果器。
      浏览附件4888


      那么我选择Pro VLA II,此时打开这个插件就会出现这个界面。
      浏览附件4890

      这个界面可以控制延迟、发送量和返回量。

      通常在我的经验中,发送设置成0db出去极易产生失真,所以我会默认-6db。

      返回增益就是可以调节从效果器里传回来的声音的音量,也就是最终的音量调整。

      硬件由于物理特性,线啊、声卡设置啊什么的都是会产生延迟的,所以点击上方的“测量延迟”,系统会自动检测这个效果器通路产生的延迟时常,并自动补偿这个延迟。

      浏览附件4891

      其实别说硬件,很多软件插件都是有延迟的,DAW为了让这些有延迟的插件能够正常工作,通常都会自动测算这些插件的延迟,最终补偿这些延迟,这样你在最终播放时就不会因为不同轨道的延迟而导致听到某些轨道拖慢甚至导致相位失真等问题了。

      说细一点就是,假设你有3个轨道。第一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38ms,第二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88ms,第三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233ms。

      那么,从你按下空格键播放时,距离DAW实际开始播放声音,需要间隔233ms。也就是说所有轨道最终都是延迟233ms一起播放,这样就解决了几轨延迟时间不同无法对齐的问题。

      这里,硬件的延迟时长是需要手动点一下去检测的,不检测的话,就不会补偿延迟。



      具体使用硬件效果器的时候,就和使用软件插件是一样的,都是一边播放,一边调整参数。
      浏览附件4892



      当你调整结束以后,单击记事本儿,把我刚刚干了的事情记录下来,详细记录硬件参数。毕竟硬件一次只能在一轨上使用,一会儿我还要把这轨渲染出来,再把这台压缩用到别的轨上去呢。

      浏览附件4894



      记录完成后,点击刚刚的波形。按住ctl键,右击鼠标,选择“就地渲染”(这辈子第一次渲染时需要点“渲染设置”,具体就不介绍了)。

      浏览附件4895

      “渲染”的目的在于,把刚才这轨波形包含加载在上面的所有效果器一起重新渲染成一轨全新的波形文件。


      渲染的过程是漫长的等待,Daw只能实时渲染使用硬件的轨道,这意味着你得等一整轨的时间,这时候我会出去抽烟:
      浏览附件4898


      渲染完成后是这样的:
      浏览附件4896




      最后,把这轨禁用然后缩小。我又可以在新渲染的轨道继续处理这一轨了,原来的效果器也可以继续用在其他轨道上。
      浏览附件4897





      总结一下。

      我本人并非硬件吹,对我来说,硬件与软件并无谁好谁坏之分。

      硬件效果器的旋钮有阻尼,你在上面的选择非常少,但总是能很快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效率很高。

      软件效果器的旋钮通常非常自由,有的甚至可以精确到0.01db,功能往往又比同款硬件更丰富。

      但选择越多,往往越痛苦。


      对我来说,染色是我使用硬件的第一原因。

      如果这台硬件挂上去一耳朵就不好听,那就不用了,赶紧换下一个吧。

      我不会死盯着一台硬件,说非要用它调出好音色,其实软件也是如此。

      在混音时,每台硬件的地位与我所拥有的其他同类软件效果器地位是同等的,如果它挂上去不好听我就立刻换下一个。


      但我确信的是,某些硬件效果暂时是无法被100%用软件还原的。

      我尝试过用软件去模拟硬件的某些特定效果。

      例如我发现让人声过一下Strymon Timeline的Delay,不使用任何效果,只是单纯的过一下,染色就非常好听。
      浏览附件4901

      于是我尝试用一个EQ和一个饱和器来模拟这种效果。

      我利用补捉Impluse Response的原理EQ Match出了这个效果器的EQ Curve。
      浏览附件4899

      然后通过扫描比对的方式找出了染色最接近它的效果器————对比了几十款含"饱和"的效果器,三体的MordenG31打开Drive时最接近它。

      浏览附件4900

      然后我AB对比了这套软效组合与硬件本尊的区别,我没听出区别。

      做了相位反转测试,由于EQ的相位表现确实不同,的确无法完美抵消,但抵消后几乎也听不到什么了。

      为了用软件做出一个接近完美的硬件效果,我花了两个小时,前提是我还得拥有这个硬件。


      要命的是,两台一模一样的硬件效果器,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硬件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即便商家声称他们已经完美复刻这台硬件。


      还有一件小事,是现存的所有所谓的复刻的插件无法100%还原哪怕特定一台硬件的重要原因——Oversampling,会改变EQ Curve。

      我同意EQ Curve可以被扫描出来,然后用软件模拟出它的Curve表现,这不难。

      硬件的谐波表现,也可以扫描出来。只要你愿意扫描得够细节,也可以用软件模拟出个大差不差。

      难点在于混叠的问题,什么是混叠我就不再讨论了,混叠是让软件谐波无法与硬件谐波表现一样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混叠可以通过过采样(Oversampling)去解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采样容易改变EQ曲线。

      浏览附件4902
      上图是我使用Metaplugin 强行给waves cla 76进行过采样造成的EQ变化。

      为了解决过采样会改变EQ的问题,很多厂商都优化了过采样时的算法,比如Noise Ash在这方面就做的不错,过采样前后区别不大,但如果放大后看。
      浏览附件4903
      依然存在差异。


      一些人声称自己能听到过采样前后的混叠区别,实际上他们听到的是EQ变化,混叠多数情况下我们听不到。

      混叠虽然多数情况下听不到,但它却会弄脏你的音频,影响你的响度。这个在我的关于响度的视频系列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硬件才具有被使用的价值。

      尤其在创作层面上,对我来说硬件效果器的价值更高。

      我可以肯定用软件的确也可以把某轨乐器处理得很好,但问题恰恰在于大家都可以用廉价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去撸个好听的音色出来。

      唯独用金钱隔离出来的音色是少有的,拥有独特的谐波响应和EQ曲线,它们也很好听,但和软效不一样,且很难获得(金钱层面上)。
      子青多谢子青老师指教
       

      lotus_睡魔

      战斗机
      KONTAKT VIP
      中级 VIP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51,016
      🧊星能体
      112
      🍀星灵素
      53
      🏵️星元核
      0
      我可以介绍一下在Cubase里我是如何使用硬件效果器的。

      原理基本上就是通过合适的路由,把硬件效果器变成一个和软效果器一样的东西,用法和软件效果器一样,都是插入效果器即可。

      我说细节一点,这样也许你的大部分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了。


      是这样的,你需要一个至少4进4出的声卡。这个声卡有两路output你要给你的监听音箱,那么剩下的两路就给你的效果器了。

      假定你有一台立体声通道的硬件压缩,那么,你要用两根线把效果器的output与声卡的两路input相连接(请连没有话放的那路input,否则可能话放带来的音染会改变效果器原有的味道),再用两跟线把声卡的Output与效果器的input相连。通常物理上就完成了。
      浏览附件4877浏览附件4878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声卡上需要接的效果器并不多,所以连接线之间产生的干扰是几乎无法察觉的。

      但如果你像飞哥一样一屋子的效果器,那么你需要尽量买好的线去连接它们。




      我的声卡只有10进8出,其中2进是自带话放的mic in,另外2进是Guitar DI in,这4轨input无法给效果器使用;8出当中,有2出要给监听音箱;

      所以实际上我的声卡只有6进6出可以给到硬件效果器来使用。

      我一般固定2进2出接入一个立体声电子管压缩ART Pro VLA II。这是一台我们可以买到的最便宜的专业电子管压缩,原价四千多但咸鱼上可以一两千就搞到原装的。
      大家都说它是电子管压缩但实际上它不属于Vari-Mu,它实际上属于Opto光学压缩,只不过它里面装了两个电子管,大家都以这个作为噱头去宣传。
      因为是光学压缩,所以我常常在吉他、贝斯、人声等音轨上使用它,可以说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虽然便宜,但真的国外很多工作室也在用它。最重要的是,它的音色不错,而且这个东西因为太便宜了,所以大概率没有插件厂商会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插件出来。
      这台压缩是我非常推荐的穷人阶级掀桌子打家劫舍必备入门款硬件压缩。

      浏览附件4882



      1进1出接入一台单通道的话放Neve Repurt 5035(自带一个话放、一个DI、一组EQ、一个二极管压缩和一组染色),除了录音用,我也常常在混音时使用它的EQ、压缩和染色模组。说实话这个EQ和压缩确实很顶,不愧它的价格。我以前很少用模拟类EQ,包括软效果器,用也是染色为主,但这个EQ模组随便扭扭很容易就让我获得了混音范例当中的音色。我有用Plugin Doctor检测过它的EQ运动轨迹,非常有趣,我也没有见到其他哪个软EQ和它差不多的,对我来说第一它确实有用,第二它无法替代。它的压缩模块是个二级管压缩,本身二极管压缩就很少见,插件都没几个,二极管压缩的染色普遍是略微重于Fet类压缩的,我尝试了几个工程发现用在鼓、贝斯上效果非常显著。

      浏览附件4883

      还有1进1出接进一台电吉他机架效果器Kemper,这个是我给吉他Reamp用的,就不细介绍了。


      还有2进2出,我插在一台TC的Alter Ego X4上。这是台立体声吉他效果器Delay单块,但在我长期实践中发现用在人声、钢琴和民乐中也有拔群的效果,所以一直插着。
      浏览附件4885


      当我想要接入其他效果器时,就只能把Alter Ego X4上的线拔了再插到别的效果器上了。

      硬件确实是个超级大坑,手头有点紧,所以暂时不考虑扩展ADAT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进入软件层面开始设置。

      打开Cubase,按F4打开音频连接界面。

      浏览附件4880

      点开外部FX,在这里新建一个立体声效果器。

      浏览附件4887

      接着设置这个效果器的路由,就是设置让你的声音从哪个output出来,经过硬件效果器后再从哪个input进来。设置完成后就OK了。



      如何使用呢?

      点击音频,在“插入”中选择“Steinberg” 的“外部插件”分类,这里有我设置好的所有效果器。
      浏览附件4888


      那么我选择Pro VLA II,此时打开这个插件就会出现这个界面。
      浏览附件4890

      这个界面可以控制延迟、发送量和返回量。

      通常在我的经验中,发送设置成0db出去极易产生失真,所以我会默认-6db。

      返回增益就是可以调节从效果器里传回来的声音的音量,也就是最终的音量调整。

      硬件由于物理特性,线啊、声卡设置啊什么的都是会产生延迟的,所以点击上方的“测量延迟”,系统会自动检测这个效果器通路产生的延迟时常,并自动补偿这个延迟。

      浏览附件4891

      其实别说硬件,很多软件插件都是有延迟的,DAW为了让这些有延迟的插件能够正常工作,通常都会自动测算这些插件的延迟,最终补偿这些延迟,这样你在最终播放时就不会因为不同轨道的延迟而导致听到某些轨道拖慢甚至导致相位失真等问题了。

      说细一点就是,假设你有3个轨道。第一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38ms,第二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88ms,第三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233ms。

      那么,从你按下空格键播放时,距离DAW实际开始播放声音,需要间隔233ms。也就是说所有轨道最终都是延迟233ms一起播放,这样就解决了几轨延迟时间不同无法对齐的问题。

      这里,硬件的延迟时长是需要手动点一下去检测的,不检测的话,就不会补偿延迟。



      具体使用硬件效果器的时候,就和使用软件插件是一样的,都是一边播放,一边调整参数。
      浏览附件4892



      当你调整结束以后,单击记事本儿,把我刚刚干了的事情记录下来,详细记录硬件参数。毕竟硬件一次只能在一轨上使用,一会儿我还要把这轨渲染出来,再把这台压缩用到别的轨上去呢。

      浏览附件4894



      记录完成后,点击刚刚的波形。按住ctl键,右击鼠标,选择“就地渲染”(这辈子第一次渲染时需要点“渲染设置”,具体就不介绍了)。

      浏览附件4895

      “渲染”的目的在于,把刚才这轨波形包含加载在上面的所有效果器一起重新渲染成一轨全新的波形文件。


      渲染的过程是漫长的等待,Daw只能实时渲染使用硬件的轨道,这意味着你得等一整轨的时间,这时候我会出去抽烟:
      浏览附件4898


      渲染完成后是这样的:
      浏览附件4896




      最后,把这轨禁用然后缩小。我又可以在新渲染的轨道继续处理这一轨了,原来的效果器也可以继续用在其他轨道上。
      浏览附件4897





      总结一下。

      我本人并非硬件吹,对我来说,硬件与软件并无谁好谁坏之分。

      硬件效果器的旋钮有阻尼,你在上面的选择非常少,但总是能很快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效率很高。

      软件效果器的旋钮通常非常自由,有的甚至可以精确到0.01db,功能往往又比同款硬件更丰富。

      但选择越多,往往越痛苦。


      对我来说,染色是我使用硬件的第一原因。

      如果这台硬件挂上去一耳朵就不好听,那就不用了,赶紧换下一个吧。

      我不会死盯着一台硬件,说非要用它调出好音色,其实软件也是如此。

      在混音时,每台硬件的地位与我所拥有的其他同类软件效果器地位是同等的,如果它挂上去不好听我就立刻换下一个。


      但我确信的是,某些硬件效果暂时是无法被100%用软件还原的。

      我尝试过用软件去模拟硬件的某些特定效果。

      例如我发现让人声过一下Strymon Timeline的Delay,不使用任何效果,只是单纯的过一下,染色就非常好听。
      浏览附件4901

      于是我尝试用一个EQ和一个饱和器来模拟这种效果。

      我利用补捉Impluse Response的原理EQ Match出了这个效果器的EQ Curve。
      浏览附件4899

      然后通过扫描比对的方式找出了染色最接近它的效果器————对比了几十款含"饱和"的效果器,三体的MordenG31打开Drive时最接近它。

      浏览附件4900

      然后我AB对比了这套软效组合与硬件本尊的区别,我没听出区别。

      做了相位反转测试,由于EQ的相位表现确实不同,的确无法完美抵消,但抵消后几乎也听不到什么了。

      为了用软件做出一个接近完美的硬件效果,我花了两个小时,前提是我还得拥有这个硬件。


      要命的是,两台一模一样的硬件效果器,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硬件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即便商家声称他们已经完美复刻这台硬件。


      还有一件小事,是现存的所有所谓的复刻的插件无法100%还原哪怕特定一台硬件的重要原因——Oversampling,会改变EQ Curve。

      我同意EQ Curve可以被扫描出来,然后用软件模拟出它的Curve表现,这不难。

      硬件的谐波表现,也可以扫描出来。只要你愿意扫描得够细节,也可以用软件模拟出个大差不差。

      难点在于混叠的问题,什么是混叠我就不再讨论了,混叠是让软件谐波无法与硬件谐波表现一样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混叠可以通过过采样(Oversampling)去解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采样容易改变EQ曲线。

      浏览附件4902
      上图是我使用Metaplugin 强行给waves cla 76进行过采样造成的EQ变化。

      为了解决过采样会改变EQ的问题,很多厂商都优化了过采样时的算法,比如Noise Ash在这方面就做的不错,过采样前后区别不大,但如果放大后看。
      浏览附件4903
      依然存在差异。


      一些人声称自己能听到过采样前后的混叠区别,实际上他们听到的是EQ变化,混叠多数情况下我们听不到。

      混叠虽然多数情况下听不到,但它却会弄脏你的音频,影响你的响度。这个在我的关于响度的视频系列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硬件才具有被使用的价值。

      尤其在创作层面上,对我来说硬件效果器的价值更高。

      我可以肯定用软件的确也可以把某轨乐器处理得很好,但问题恰恰在于大家都可以用廉价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去撸个好听的音色出来。

      唯独用金钱隔离出来的音色是少有的,拥有独特的谐波响应和EQ曲线,它们也很好听,但和软效不一样,且很难获得(金钱层面上)。
      子青收藏了 以后有硬件再回来看看
       

      缪雨

      侦察机
      KONTAKT VIP
      配乐人星公民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10,165
      🧊星能体
      4
      🍀星灵素
      0
      🏵️星元核
      0
      我可以介绍一下在Cubase里我是如何使用硬件效果器的。

      原理基本上就是通过合适的路由,把硬件效果器变成一个和软效果器一样的东西,用法和软件效果器一样,都是插入效果器即可。

      我说细节一点,这样也许你的大部分困惑就会迎刃而解了。


      是这样的,你需要一个至少4进4出的声卡。这个声卡有两路output你要给你的监听音箱,那么剩下的两路就给你的效果器了。

      假定你有一台立体声通道的硬件压缩,那么,你要用两根线把效果器的output与声卡的两路input相连接(请连没有话放的那路input,否则可能话放带来的音染会改变效果器原有的味道),再用两跟线把声卡的Output与效果器的input相连。通常物理上就完成了。
      浏览附件4877浏览附件4878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声卡上需要接的效果器并不多,所以连接线之间产生的干扰是几乎无法察觉的。

      但如果你像飞哥一样一屋子的效果器,那么你需要尽量买好的线去连接它们。




      我的声卡只有10进8出,其中2进是自带话放的mic in,另外2进是Guitar DI in,这4轨input无法给效果器使用;8出当中,有2出要给监听音箱;

      所以实际上我的声卡只有6进6出可以给到硬件效果器来使用。

      我一般固定2进2出接入一个立体声电子管压缩ART Pro VLA II。这是一台我们可以买到的最便宜的专业电子管压缩,原价四千多但咸鱼上可以一两千就搞到原装的。
      大家都说它是电子管压缩但实际上它不属于Vari-Mu,它实际上属于Opto光学压缩,只不过它里面装了两个电子管,大家都以这个作为噱头去宣传。
      因为是光学压缩,所以我常常在吉他、贝斯、人声等音轨上使用它,可以说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虽然便宜,但真的国外很多工作室也在用它。最重要的是,它的音色不错,而且这个东西因为太便宜了,所以大概率没有插件厂商会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插件出来。
      这台压缩是我非常推荐的穷人阶级掀桌子打家劫舍必备入门款硬件压缩。

      浏览附件4882



      1进1出接入一台单通道的话放Neve Repurt 5035(自带一个话放、一个DI、一组EQ、一个二极管压缩和一组染色),除了录音用,我也常常在混音时使用它的EQ、压缩和染色模组。说实话这个EQ和压缩确实很顶,不愧它的价格。我以前很少用模拟类EQ,包括软效果器,用也是染色为主,但这个EQ模组随便扭扭很容易就让我获得了混音范例当中的音色。我有用Plugin Doctor检测过它的EQ运动轨迹,非常有趣,我也没有见到其他哪个软EQ和它差不多的,对我来说第一它确实有用,第二它无法替代。它的压缩模块是个二级管压缩,本身二极管压缩就很少见,插件都没几个,二极管压缩的染色普遍是略微重于Fet类压缩的,我尝试了几个工程发现用在鼓、贝斯上效果非常显著。

      浏览附件4883

      还有1进1出接进一台电吉他机架效果器Kemper,这个是我给吉他Reamp用的,就不细介绍了。


      还有2进2出,我插在一台TC的Alter Ego X4上。这是台立体声吉他效果器Delay单块,但在我长期实践中发现用在人声、钢琴和民乐中也有拔群的效果,所以一直插着。
      浏览附件4885


      当我想要接入其他效果器时,就只能把Alter Ego X4上的线拔了再插到别的效果器上了。

      硬件确实是个超级大坑,手头有点紧,所以暂时不考虑扩展ADAT的问题了。






      下面我们进入软件层面开始设置。

      打开Cubase,按F4打开音频连接界面。

      浏览附件4880

      点开外部FX,在这里新建一个立体声效果器。

      浏览附件4887

      接着设置这个效果器的路由,就是设置让你的声音从哪个output出来,经过硬件效果器后再从哪个input进来。设置完成后就OK了。



      如何使用呢?

      点击音频,在“插入”中选择“Steinberg” 的“外部插件”分类,这里有我设置好的所有效果器。
      浏览附件4888


      那么我选择Pro VLA II,此时打开这个插件就会出现这个界面。
      浏览附件4890

      这个界面可以控制延迟、发送量和返回量。

      通常在我的经验中,发送设置成0db出去极易产生失真,所以我会默认-6db。

      返回增益就是可以调节从效果器里传回来的声音的音量,也就是最终的音量调整。

      硬件由于物理特性,线啊、声卡设置啊什么的都是会产生延迟的,所以点击上方的“测量延迟”,系统会自动检测这个效果器通路产生的延迟时长,并自动补偿这个延迟。

      浏览附件4891

      其实别说硬件,很多软件插件都是有延迟的,DAW为了让这些有延迟的插件能够正常工作,通常都会自动测算这些插件的延迟,最终补偿这些延迟,这样你在最终播放时就不会因为不同轨道的延迟而导致听到某些轨道拖慢甚至导致相位失真等问题了。

      说细一点就是,假设你有3个轨道。第一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38ms,第二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88ms,第三轨的所有插件加起来的延迟是233ms。

      那么,从你按下空格键播放时,距离DAW实际开始播放声音,需要间隔233ms。也就是说所有轨道最终都是延迟233ms一起播放,这样就解决了几轨延迟时间不同无法对齐的问题。

      这里,硬件的延迟时长是需要手动点一下去检测的,不检测的话,就不会补偿延迟。



      具体使用硬件效果器的时候,就和使用软件插件是一样的,都是一边播放,一边调整参数。
      浏览附件4892



      当你调整结束以后,单击记事本儿,把我刚刚干了的事情记录下来,详细记录硬件参数。毕竟硬件一次只能在一轨上使用,一会儿我还要把这轨渲染出来,再把这台压缩用到别的轨上去呢。

      浏览附件4894



      记录完成后,点击刚刚的波形。按住ctl键,右击鼠标,选择“就地渲染”(这辈子第一次渲染时需要点“渲染设置”,具体就不介绍了)。

      浏览附件4895

      “渲染”的目的在于,把刚才这轨波形包含加载在上面的所有效果器一起重新渲染成一轨全新的波形文件。


      渲染的过程是漫长的等待,Daw只能实时渲染使用硬件的轨道,这意味着你得等一整轨的时间,这时候我会出去抽烟:
      浏览附件4898


      渲染完成后是这样的:
      浏览附件4896




      最后,把这轨禁用然后缩小。我又可以在新渲染的轨道继续处理这一轨了,原来的效果器也可以继续用在其他轨道上。
      浏览附件4897





      总结一下。

      我本人并非硬件吹,对我来说,硬件与软件并无谁好谁坏之分。

      硬件效果器的旋钮有阻尼,你在上面的选择非常少,但总是能很快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效率很高。

      软件效果器的旋钮通常非常自由,有的甚至可以精确到0.01db,功能往往又比同款硬件更丰富。

      但选择越多,往往越痛苦。


      对我来说,染色是我使用硬件的第一原因。

      如果这台硬件挂上去一耳朵就不好听,那就不用了,赶紧换下一个吧。

      我不会死盯着一台硬件,说非要用它调出好音色,其实软件也是如此。

      在混音时,每台硬件的地位与我所拥有的其他同类软件效果器地位是同等的,如果它挂上去不好听我就立刻换下一个。


      但我确信的是,某些硬件效果暂时是无法被100%用软件还原的。

      我尝试过用软件去模拟硬件的某些特定效果。

      例如我发现让人声过一下Strymon Timeline的Delay,不使用任何效果,只是单纯的过一下,染色就非常好听。
      浏览附件4901

      于是我尝试用一个EQ和一个饱和器来模拟这种效果。

      我利用补捉Impluse Response的原理EQ Match出了这个效果器的EQ Curve。
      浏览附件4899

      然后通过扫描比对的方式找出了染色最接近它的效果器————对比了几十款含"饱和"的效果器,三体的MordenG31打开Drive时最接近它。

      浏览附件4900

      然后我AB对比了这套软效组合与硬件本尊的区别,我没听出区别。

      做了相位反转测试,由于EQ的相位表现确实不同,的确无法完美抵消,但抵消后几乎也听不到什么了。

      为了用软件做出一个接近完美的硬件效果,我花了两个小时,前提是我还得拥有这个硬件。


      要命的是,两台一模一样的硬件效果器,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硬件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即便商家声称他们已经完美复刻这台硬件。


      还有一件小事,是现存的所有所谓的复刻的插件无法100%还原哪怕特定一台硬件的重要原因——Oversampling,会改变EQ Curve。

      我同意EQ Curve可以被扫描出来,然后用软件模拟出它的Curve表现,这不难。

      硬件的谐波表现,也可以扫描出来。只要你愿意扫描得够细节,也可以用软件模拟出个大差不差。

      难点在于混叠的问题,什么是混叠我就不再讨论了,混叠是让软件谐波无法与硬件谐波表现一样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混叠可以通过过采样(Oversampling)去解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采样容易改变EQ曲线。

      浏览附件4902
      上图是我使用Metaplugin 强行给waves cla 76进行过采样造成的EQ变化。

      为了解决过采样会改变EQ的问题,很多厂商都优化了过采样时的算法,比如Noise Ash在这方面就做的不错,过采样前后区别不大,但如果放大后看。
      浏览附件4903
      依然存在差异。


      一些人声称自己能听到过采样前后的混叠区别,实际上他们听到的是EQ变化,混叠多数情况下我们听不到。

      混叠虽然多数情况下听不到,但它却会弄脏你的音频,影响你的响度。这个在我的关于响度的视频系列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硬件才具有被使用的价值。

      尤其在创作层面上,对我来说硬件效果器的价值更高。

      我可以肯定用软件的确也可以把某轨乐器处理得很好,但问题恰恰在于大家都可以用廉价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去撸个好听的音色出来。

      唯独用金钱隔离出来的音色是少有的,拥有独特的谐波响应和EQ曲线,它们也很好听,但和软效不一样,且很难获得(金钱层面上)。
      子青辛苦大大佬的仔细回答,太多字了,收藏起来慢慢学习!感谢大佬!!
       

      Luke

      侦察机
      爱好者星公民
      初级 VIP
      正式用户
      🧱星陨矿
      55,994
      🧊星能体
      5
      🍀星灵素
      29
      🏵️星元核
      0
      很好的教程和心得,支持